報酬率計算是衡量投資收益的關鍵工具,幫助投資人清楚了解資金變動和投資表現,進而做出更明智、更有效的理財決策,提升資產管理能力,實現財富穩健成長。
在投資的世界裡,報酬率是大家最常聽到、最直接的概念。不管是買股票、基金、債券還是房產,投資人最關心的通常都是:「我到底賺了多少?」而答案就在「報酬率」這個數字裡。它能迅速反映投資表現,是做理財決策時的重要參考。不過,它雖然看起來簡單,但其實有不同的算方法,適用於不同的情況。只有弄清楚這些報酬率計算的差異,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投資報酬率。
最基礎的報酬率計算,只需要兩個數據:一開始的錢和結束時的錢。這就像平常算賺了多少錢一樣,不考慮其他因素。計算公式是:
舉個例子,假設你年初買了價值10萬元的股票,年底時漲到了11.5萬元,那麼你一年的報酬率是:
報酬率= (115.000 - 100.000) / 100.000 × 100% = 15%
這個數字很直接,適合短期且沒有額外現金流的投資,例如一次性買賣股票、黃金或外幣。
實際上,許多投資期間會有現金流進賬,例如股票的股息、債券的利息或是房子的租金。如果只算買賣價格差額,就會低估真正的收益。因此,現金流也得算進來。
這時報酬率計算公式變成:
舉例來說,你買了一支股息型ETF,投入10萬元,一年後價格漲到10.8萬元,中間還拿到了4.000元的配息。那麼:
報酬率= (108.000 + 4.000 - 100.000) / 100.000 × 100% = 12%
這個數字更接近實際的收益,尤其是在高股息或固定收益類資產中很重要。
如果投資時間超過一年,或少於一年,單看基本報酬率可能會誤導。例如你投資三年賺了30%,看起來不錯,但年化收益其實只有約9.1%;而如果三個月賺了10%,年化收益可能高達40%。為了公平比較不同時段的投資成果,就要用年化報酬率,也叫複利報酬率(CAGR)。
年化報酬率計算公式為:
舉個例子,投資5年,從10萬元變成15萬元:
年化報酬率= (150.000 / 100.000) ^ (1/5) - 1 ≈ 8.45%
這個數字表示,如果每年收益都維持同樣的速度,5年後就能達到的結果。
年化報酬率是做長期規劃、比較不同產品表現時非常重要的指標。
報酬率雖然能快速顯示投資結果,但不會告訴你過程中的風險和波動。有的投資報酬率高,但波動大,讓人心跳加速;有的投資回報雖低,卻很穩健、安全。因此,在看報酬率時,也要結合「標準差」、「最大回撤」、「夏普比率」等風險指標,才能全面了解投資的好壞。
另外,如果投資期間有持續投入(例如定期定額),或中途提款,單靠這些公式算報酬率就不夠了,需要用「內部報酬率(IRR)」或「時間加權報酬率(TWRR)」等專業方法。但對大部分個人投資人來說,掌握基本報酬率和年化報酬率的計算,就足以評估多數投資表現。
投資不僅看金額,更要看效率和成果。透過準確計算報酬率,我們能判斷哪種資產值得繼續持有,哪個投資計畫需要調整。更重要的是,學會用報酬率的角度看待資金變化,才能在理財路上走得更遠、更遠。
如果你現在正盤點自己的資產,不妨把這些報酬率計算公式用起來,或許會對你的投資現況有更清楚的認知。
【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】: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,無意作為(也不應被視為)值得信賴的財務、投資或其他建議。